索 引 号: | 003158495/202001-00016 | 信息分类: | 专家解读 |
发布机构: | 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19-09-27 14:45 |
文 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19-09-27 14:45 |
名 称: | 【专家解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质矿产科科长邵全涛解读《阜阳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6-2025年)》 | 信息来源: | 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关 键 词: | 专家解读 | 浏览次数: | 25842 |
内容概述: | 专家解读 | 有 效 性: | / |
一、背景依据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以及《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2016-2025年)》精神,切实执行《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加强阜阳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最大限度减少矿业开发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编制《阜阳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目标
查明全市范围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化监管机制,实现常态化监督、检查、数据更新;大力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显著改善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全面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有序推进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改善全市矿山生态环境,全面发展绿色矿山建设,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整体向好。
依据《省矿山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并结合阜阳市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的研究及对规划期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发展的预测,确定《规划》的各项目标指标。(见表1)
表1 阜阳市2016-2020年矿山地质环境主要规划目标表
规划目标类别 | 规划目标内容 | 指标属性 | |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 完成阜阳市下辖市县区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 | 预期性 | |
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体系 | 监测网点建设 | 利用阜阳市煤矿现有采空塌陷监测点、边坡监测点、水土环境监测点,建立矿山监测网点 | 约束性 |
动态监测信息系统 | 在监测网点建设基础上,利用实时遥感影像,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信息系统 | 预期性 | |
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体系 | 历史遗留矿山治理率 | 35% | 约束性 |
废水处理率 | 90% | 约束性 | |
煤矸石综合利用率 | 100% | 约束性 | |
废土废石综合利用率 | 90% | 约束性 | |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 | 制度基本完善、体系健全、水平明显提升 | 约束性 | |
绿色矿业发展 | 绿色矿山创建达标率 | 20% | 预期性 |
大中型矿山比例 | 45% | 预期性 |
三、主要任务与重点内容
(一)空间布局的细化落实说明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综合考虑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矿产资源开采影响对象的重要性及影响程度,结合《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划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重点治理区1处:颍上-颍东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一般治理区1处:阜阳市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划定结果(表2)。
表2 阜阳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说明表
序号 | 治理区名称 | 治理对象与治理任务 |
1 | 颍上-颍东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 | 该区位于颍上县北部和颍东区东部,区内矿山主要有口孜东煤矿、谢桥煤矿和刘庄煤矿,其次为众多小型砖瓦用粘土矿,影响范围962.6平方公里。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①挖损和压占破坏大量土地资源;②煤矿开采引发采空区地面塌陷,目前塌陷面积约31.55平方公里;③地下水资源破坏。 |
2 | 阜阳市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 | 阜阳市粘土矿土地资源破坏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Ⅱ):除上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以外地区,影响范围约9155.4平方公里,区内矿山为砖瓦用粘土矿山。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砖瓦用粘土矿挖损和压占破坏大量土地资源,影响较严重。 |
(二)落实上级规划重点工程
根据《省矿山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期内拟开展以市、县为单元的矿山地质环境补充调(核)查工作,《规划》设置落实行政区范围内四县一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工作,并计划于近期完成。
《省矿山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建设省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规划》设置开展阜阳市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程,预计投资约13 亿元。
(三)统筹部署本级矿山环境治理、保护工程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区部署
结合阜阳市各类规划设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规划区、重要交通干道直观可视范围的区域等范围,划定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12处,总面积1356.3平方公里(表3)。
表3 阜阳市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说明表
序 号 | 保护区名称 | 所在行政区名称 | 保护区面积(km2) | 保护对象 |
1 | 阜阳市及各县城区规划区重点保护区 | 阜阳市及各县区 | 157.60 | 城市规划区 |
2 | 界首两湾国家湿地公园重点保护区 | 界首市 | 5.04 | 自然保护区 |
3 | 颍州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区 | 颍州区 | 110 | 自然保护区 |
4 | 界首莲浦湖省级湿地公园重点保护区 | 界首市 | 1.76 | 自然保护区 |
5 | 临泉鞍洲省级湿地公园重点保护区 | 临泉县 | 6.96 | 自然保护区 |
6 | 颍上迪沟国家湿地公园重点保护区 | 颍上县 | 28 | 自然保护区 |
7 | 太和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重点保护区 | 太和县 | 7.14 | 自然保护区 |
8 | 颖东东湖省级湿地公园重点保护区 | 颍东区 | 61.33 | 自然保护区 |
9 | 颍泉泉水湾国家湿地公园重点保护区 | 颍泉区 | 5.88 | 自然保护区 |
10 | 阜南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重点保护区 | 阜南县 | 70.54 | 自然保护区 |
11 | 颍上八里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区 | 颍上县 | 146 | 自然保护区 |
12 | 交通等基础设施重点保护区 | 临泉县 | 756.05 | 自然保护区 |
2.近期矿山环境治理工程部署
部署2016-2020年重点开展城市周边、道路周边的粘土矿山、稳沉采空塌陷造成的土地压占和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等。集中力量分批安排粘土矿矿山治理项目268个,治理面积30.1004平方公里。
3.远期矿山环境治理工程部署
重点开展城市外围、偏远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逐步落实阜阳市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规划各项任务。分期分批实施矿山环境治理项目276个,治理面积77.9611平方公里。
(四)工程投资估算
1.估算依据
根据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项目及工作内容,根据每个矿山的工程项目进行治理工程投资估算。其投资估算的依据为:
《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2006 年9月);
《安徽省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预算标准(暂行)》(2008 年);
《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安徽省统一基价表》(2000 年);
国土资源部有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标准。
2.工程投资估算
不同类型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所需物资材料及人工投入差异较大,为简化计算,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概化为粘土矿土地复垦和塌陷区土地复垦两类典型工程,其工程投资标准及估算参考《安徽省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专题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研究》成果,并结合阜阳市以往工程投资情况,采空塌陷区土地复垦标准以2万元/亩计,砖瓦用粘土矿土地复垦标准以0.4万元/亩计。
四、创新举措
明确主要矿场地区整治列表,部署了部署2016-2020年重点开展城市周边、道路周边的粘土矿山、稳沉采空塌陷造成的土地压占和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等。集中力量分批安排粘土矿矿山治理项目268个,治理面积30.1004平方公里。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推进规划实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从加强组织管理、法律法规保障、科技保障、资金保障、宣传教育、监督检查等六个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要求,以保证规划各项目标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