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 | 信息分类: | 公开制度 |
发布机构: | 阜阳市城乡建设局 | 生成日期: | 2020-08-11 |
文 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20-08-11 |
名 称: | 阜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评暂行办法 | 信息来源: | 阜阳市城乡建设局 |
关 键 词: | 公开制度 | 浏览次数: | 2775 |
内容概述: | 阜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评暂行办法 | 有 效 性: | / |
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政务公开考评暂行办法的通知》(皖政办〔2008〕48号),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考评范围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央、省驻阜有关单位。
二、考评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民主的原则。
三、考评项目
(一)组织领导。落实组织领导;明确机构和人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有必要办公经费和办公场所;领导机构认真履行督促指导职责。
(二)主动公开。规范编制、及时更新主动公开指南和目录;明确主动公开工作程序;做好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发布工作;建立虚假或不完整信息澄清机制。
(三)依申请公开。规范编制、及时更新依申请公开指南和目录;规范依申请公开受理、办理、答复程序;利用本行政机关或行政服务中心等场所受理申请,并在规定时限内回复。
(四)发布协调。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发布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事先沟通、确认;公开可能影响第三方合法权益的政府信息,书面征求第三方意见。
(五)保密审查。建立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制度;在信息形成或者公文制作过程中增加公开方式审查程序;无以保密为由拒不履行信息公开义务情形;无泄密行为。
(六)年度报告。规范编制并及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年度报告报送同级或上一级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
(七)公开方式。确定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作为政府信息发布主渠道;完善宣传橱窗、明白卡、新闻媒体固定栏目、政府热线、新闻发布会等传统公开方式;积极探索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以及邀请人民群众旁听政府有关会议等公开形式;各级政府在档案馆、公共图书馆和行政服务中心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市直单位在办公地点的适当场所设置查阅点。
(八)监督保障。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构建并完善群众利益诉求受理办理机制;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队伍和岗位工作能力建设;及时发布、报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信息。
四、考评标准、方式和程序
(一)评分标准。实行百分制量化标准,各考评项目(分项)没有扣分因素即得分。
(二)考评方式。自评、网上测评和考核相结合。
(三)考评程序。市政府办公室对政府信息公开年度考评工作进行部署;被考评单位对照考评项目及评分标准进行自评;市信息办进行网上测评并会同有关单位,根据平时掌握情况进行考核打分。
按照自评占20%、网上测评占40%、考核打分占40%的比值确定考评成绩。考评结果报市政府办公室审定。
附件1:
县市区政府信息公开考评标准
考评项目 | 分 项 | 分值 | 评分标准 |
组织领导 (15分) | 落实组织领导 | 4 | 成立县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确定成员职责。确定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有文件) |
明确工作机构 | 4 | 设立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推进、协调本辖区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有文件) | |
有必要工作人员、办公经费和办公场所 | 4 | 工作人员、办公经费、办公场所适应工作需要。 | |
领导机构认真履行督促指导职责 | 3 | 有政府信息公开年度计划、目标、措施及组织实施办法。定期召开领导机构会议或专题会,研究落实工作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 |
主动公开 (20分) | 推进并规范编制和更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指南、公开目录 | 6 | 有推进本辖区编制和更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指南、公开目录举措,规范编制和更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指南、公开目录。 |
规范主动公开工作程序 | 4 | 有相关文件资料。 | |
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完整性、真实性情况 | 6 | 属于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在20个工作日内按要求发布或更新;发布的信息归入的类别正确、内容完整;有及时公开保障措施。 | |
建立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澄清机制 | 4 | 有制度方案 | |
依申请 公开 (10分) | 推进并规范编制和及时更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指南、公开目录 | 4 | 有推进本辖区编制和更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指南、公开目录举措,规范编制和更新本单位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指南、公开目录。 |
明确依申请公开工作程序 | 3 | 及时在政府网站和相关查阅场所公布。 | |
利用行政服务中心等场所受理申请,在规定时限内回复 | 3 | 明确受理场所、机构、人员, 有归档制度,卷宗有明确回复时间。 | |
发布协调 (5分) | 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 | 3 | 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公布协调机制运行程序(有文件资料)。 |
发布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经沟通、确认;公开可能影响第三方合法权益的政府信息,经书面征求第三方意见 | 2 | 发布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或公开可能影响第三方合法权益的政府信息时,有征求意见文书档案。 | |
保密审查 (5分) |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 | 3 | 有文件资料。 |
在信息形成或者公文制作中增加公开属性审查程序,积极履行保密审查职责 | 2 | 明确保密审查的职责分工、审查程序和责任追究内容,发挥保密工作机构的作用;无以保密为由拒不履行信息公开义务情形;无泄密行为。 | |
年度报告 (5分) | 及时、规范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并报送同级或上一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 | 5 |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内容全面完整,每年1月31日前公布并报送。 |
公开方式 (20分) |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 | 8 | 开通本地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确定政府信息公开网作为政府信息发布主渠道,在政府网站显著位置设置链接,并与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建立和畅通链接,本地门户网站上有依申请公开的入口。 |
完善宣传橱窗、明白卡、新闻媒体固定栏目、政府热线、新闻发布会等传统公开方式 | 5 | 在具体落实或操作方法上有所创新。 | |
积极探索通过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以及邀请人民群众旁听政府有关会议等公开形式 | 5 | ||
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查阅点 | 2 | 查阅点应设置指示牌和使用须知,配备专用上网查阅设备,并指定人员进行维护,免费向公众开放。 | |
监督保障 (20分) |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 | 9 | 有制度文件,并公开发布。 |
构建并完善群众利益诉求受理办理机制 | 3 | 规范调查处理投诉举报,有受理、查处、反馈文书记录;积极履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义务,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的,应有规范完整案卷;依法追究违法违纪人员责任。 | |
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学习培训 | 3 | 有政府信息公开队伍建设安排及提高岗位工作能力的学习、培训、交流等举措。 | |
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宣传力度 | 2 | 运用多种媒介宣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积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实际效果调查活动,有实际效果和社会反映取得新进展的证明或说明材料。 | |
及时报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信息 | 3 | 积极向市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和有关方面报送政府信息公开动态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动态信息被省或市政府信息公开简报或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等采用。 |
附件2:
市直单位政府信息公开考评标准
考评项目 | 分 项 | 分值 | 评分标准 |
组织领导 (15分) | 落实组织领导、工作机构 | 5 | 成立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明确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机构。(有文件) |
有必要工作人员、办公经费和办公场所 | 5 | 工作人员、办公经费、办公场所适应工作需要。 | |
领导机构认真履行督促指导职责 | 5 | 有政府信息公开年度计划、目标、措施及组织实施办法。定期召开领导机构会议或专题会,研究落实工作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 |
主动公开 (20分) | 推进并规范编制和更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指南、公开目录 | 6 | 规范编制和更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指南、公开目录,及时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和相关查阅场所公布。 |
规范主动公开工作程序 | 4 | 有相关文件资料。 | |
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完整性、真实性情况 | 6 | 属于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在20个工作日内按要求发布或更新;发布的信息归入的类别正确、内容完整;有及时公开保障措施。 | |
建立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澄清机制 | 4 | 有制度方案。 | |
依申请 公开 (10分) | 推进并规范编制和及时更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指南、公开目录 | 4 | 规范编制和更新本单位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指南、公开目录,及时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和相关查阅场所公布。 |
明确依申请公开工作程序 | 3 | 及时在政府网站和相关查阅场所公布。 | |
利用行政服务中心等场所受理申请, 在规定时限内回复 | 3 | 明确受理场所、机构、人员,有归档制度,卷宗有明确回复时间。 | |
发布协调 (5分) | 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 | 3 | 及时在政府网站和相关查阅场所公布。 |
发布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经沟通、确认;公开可能影响第三方合法权益的政府信息,经书面征求第三方意见 | 2 | 发布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或公开可能影响第三方合法权益的政府信息时,有征求意见文书档案。 | |
保密审查 (5分) |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 | 3 | 有文件资料。 |
在信息形成或者公文制作中增加公开属性审查程序,积极履行保密审查职责 | 2 | 明确保密审查的职责分工、审查程序和责任追究内容容,发挥保密工作机构作用;无以保密为由拒不履行行信息公开义务情形;无泄密行为。 | |
年度报告 (5分) | 及时、规范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并报送同级或上一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 | 5 |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内容全面完整,每年1月31日前公布并报送。 |
公开方式 (20分) |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 | 8 | 开通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确定政府信息公开网作为政府信息发布主渠道,在本单位门户网站显著位置设置链接,并与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建立和畅通链接,本地门户网站上有依申请公开的入口。 |
完善宣传橱窗、明白卡、新闻媒体固定栏目、政府热线、新闻发布会等传统公开方式 | 5 |
在具体落实或操作方法上有所创新。 | |
积极探索通过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以及邀请人民群众旁听政府有关会议等公开形式 | 5 | ||
设立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电子信息屏等场所、设施,公开本单位政府信息 | 2 | 公开政府信息场所、设施应设置指示牌和使用须知,配备专用上网查阅设备,并指定人员进行维护,免费向公众开放。 | |
监督保障 (20分) |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 | 9 | 有制度文件,并公开发布。 |
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公开 | 3 | 有推进下属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举措,督促公共企事业单位及时、有效公开本级单位信息。 | |
构建并完善群众利益诉求受理办理机制 | 2 | 规范调查处理投诉举报,有受理、查处、反馈文书记录;积极履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义务,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的,应有规范完整案卷;依法追究违法违纪人员责任。 | |
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学习培训 | 1 | 有政府信息公开队伍建设安排及提高岗位工作能力的学习、培训、交流等举措,积极参加市政府组织的学习培训。 | |
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宣传力度 | 2 | 运用多种媒介宣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积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实际效果调查活动,有实际效果和社会反映取得新进展的证明或说明材料。 | |
及时报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信息 | 3 | 积极向市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和有关方面报送政府信息公开动态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动态信息被省或市政府信息公开简报或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等采用。 |